支持李玲搞免费医疗的人,是一些什么人?

2024年7月23日08:39:05支持李玲搞免费医疗的人,是一些什么人?已关闭评论

支持李玲搞免费医疗的人,是一些什么人?

 古原 古老板 2024年07月23日 00:01 

免费医疗,以及各种福利制度的要求,是近二十年来中国最重要的舆论呼吁,参与这种呼吁的人,究竟出于何种动机呢?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?

要讨论这个问题,先要分析免费医疗的实质。

同时推荐看我另一个号的文章:《盘点全球各种医疗模式!中国要选哪一种

免费医疗的实质

免费医疗的定义是:

由政府来承担一国中所有公民的医疗消费支出,从而达成一种结果,即所有公民都在进行医疗消费时,无需进行支出。

医疗消费支出的范围:

医疗消费支出包括了体检,诊断、治疗、用药、手术等一系列消费支出,这其中,就包含了医院硬件的费用、人员的费用、仪器及药品厂家的费用。

政府的经费来源:

政府不是生产机构,他的一切支出来源于税收。要满足免费医疗的要求,就必须由政府采购医生的服务、医院的硬件(哪怕是私立的也是一种采购),仪器及药品,你要提供多少消费,就需要征收多少税收。

税收的承担者:

一切税收的承担者,都是生产者。消费者不承担任何税收(大多数普通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),因此,一切参与社会财富生产的人,都是被征税者。

政府征税的名目,可以有很多种,但大致分为两类,一类叫直接税,一类叫间接税。

直接税,就是直接向生产者本人开征,这类税收无法转嫁,比如企业所得税;当下中国五险一金中的医保,也是税,实际上是由劳动者全额承担的,名目上写着由企业分摊一部分而已。

这个问题搞不懂的,看我这篇文章:

税收能转嫁给消费者么?

第二种叫间接税,比如增值税。增值税作为间接税,是可以转嫁的,转嫁的对象是劳动者和土地持有者。

税收承担者中,一部分人是不承担的,比如不生产的人,一个国家中,总是有一部分人是不从事生产的,纯消费者,比如,一些公职人员,比如退休人员,比如某些被定义为要救助的没有生产能力的弱者。

因此,要达成免费医疗,经费来源只能是芸芸大众中,那些努力生产产品和服务的那些生产者,以及拥有土地的那些人。

实施免费医疗的基本方法:

医疗是一种消费,既然是消费,人们总是受到自己生产能力的制约,我一个月只有三千块的收入,那我就买不起LV包,同样,遇到疾病时,一次检查需要一万元的PETCT我也一样消费不起、一个月用药要两万的治疗方式,我也消费不起。

但免费医疗下,人人是不需要考虑自己的生产能力的,他是一种共产主义的运作模式,那就是按需分配。

谁有病,不管你是大病小病,你就能得到治疗,与你个人的生产能力无关。

在按需分配的机制下,人人都会倾向于多消费,因为并不受到自己收入的任何限制。

作为免费医疗的管理者——政府,这时,他需要做的事是评估两个问题,第一,我能收到的总税款;第二,我如何将这一笔总税款花出去,具体分给哪些人去消费?

如果民意汹涌,要求消费更多,那就增加税收,以增加可以分配的医疗资源;但同时,由于人人都倾向于消费更多,医疗消费也没有上限,世界上有的是更好的医生、更好的仪器、更好的药物,甚至可以通过仪器维持一个将死之人几个月甚至几岁的寿命。

那么,消费的总人数、消费的标准,都需要进行控制,否则,收取的税收不足以进行支出。

控制免费医疗支出总规模的方法

1、限制加入人数

如在一个城市内实施免费医疗,他就要实施阻止非本城市的人享有免费医疗,如在城乡二元体制中实施免费医疗,他就要实施阻止农民享受免费医疗,如果官员体制、国企体制内实施免费医疗,他就要阻止非体制内的人参与免费医疗;

如果在一国内全民实施免费医疗,他就必须阻止外来移民享受免费医疗资格。

不排外,是不足以维持一个免费医疗体系的,否则,你的支出是不可控的。

比如突然有一群非洲癌症患者去到法国,要求用最好的药,最好的设备,法国不阻止的话,其免费医疗体制立刻崩溃。

2、消费的标准

在各国政府的医疗政策中,有两种不同的采购医疗服务的方式:

第一种,是政府直接公办医院,并将医生聘用为公务员。

这种方式以英国为代表,公办医院+公务员的模式,便利于政府掌控整个医疗的总支出,因为这时的医院,就是一级政府机关,他直接服从于上级的全部管理;

第二种,是政府可以采购民间医院的服务。

这种方式的优点是,民间服务之间会存在价格竞争,政府可以采购到更便宜的医疗服务,以降低支出,但缺点是,民间服务会在政府采购之下加大供给,消费者不花钱的情况下会增加大量消费,导致政府支出不可控。

因此,在费用控制的压力下,采购民间服务的方式最终都要走向政府完全公办,医生公务员化的模式。

政府不针对具体的每一个人的消费进行控制,他需要控制的是总支出。

这种控制支出的常见的手段如下

1、批量采购以降低药品支出,指定低价质量更低的药品,以减少总支出,同时约束医生,只能开出这种药品,否则进行处罚;

2、控制公立医院采购设备的数量,以设备添置费用和维护费用;

3、控制手术的总费用,以减少不可控的支出,比如DRG;

4、控制医生人员的数量及工资,以减少总支出;

5、控制医院的规模扩张,禁止新建医院,以减少总支出;

6、控制高价药、新药进入,以减少总支出;

7、设计分级诊疗体系,以控制进入医院消费的总人数;

8、设计排队模式,以控制当年医疗支出;

总之,一切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都要被消灭,管理者计算的是,每一年我就收了两万亿,如何不花超,只要不超支,我就是成功的。

他害怕的是,我收了两万亿,最后医疗系统找我要三万亿,这就麻烦了。

控制医疗消费总支出的后果

1、两极分化

对总支出的控制,不是对具体的个人的消费支出控制。这种控制就导致,有些人消费更多,有些人消费极少。

不对具体个人进行消费控制的目的,是因为免费医疗需要标杆和榜样。

一个贫困的农民,有可能数百万医疗消费是全免的。但一个50岁吸烟的中产阶级,想做一个CT年检,是要排队很长时间的,甚至就不给你做,自己花七千美元做去(加拿大)。

通过部分人极大的消费,就可以让免费医疗政治正确化,并带来名声,因为他扶弱了,但同时,他必须要限制无数普通人的医疗消费,否则就不可能达成部分人的极大消费。

2、医疗生产陷入混乱

由于谁才应该得到更多的消费,不是由市场决定的,那么,医疗生产就陷入混乱之中。市场的价值在于,他通过价格变化,区别了哪些需求更为紧急,更为迫切,就会主动调整生产,服务于紧急而迫切的需求。

但免费医疗体制下,医疗的供给由官员决定,哪一类的医生应该更多,哪一类的器械应该更多,由于没有价格信号,官员不知道什么才是急需的需求。

于是,就会出现一种计划经济最常见的结果,就是不重要的需求供给量很大,重要的需求反而非常短缺。

苏联时代,貂皮大衣装满了仓库,老百姓却为面包、香皂在排队。

医疗也是一样,比如加拿大的医疗看上去非常好,护工都给你准备了,细心吧,但很多能救命的全球新药,不好意思,没有。很多检查设备,都严重供给不足。

2023年,加拿大人平均需要等待6.6周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,等待12.9周进行磁共振成像(MRI)扫描,等待5.3周进行超声波检查。

3、通过排队控制总支出

在一个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中,随着老龄化增加(医疗消费需求增加),税收减少(年轻人减少),排队的时间与日俱增。

总支出既然被限制住了,那么,面对消费需求的增长,就只能用排队方式解决。

加拿大省份就医的平均等待时间(以周为单位):

2022年2023年2022年2023年
不列颠哥伦比亚省25.827.7魁北克29.427.6
艾伯塔省33.333.5新不伦瑞克省43.352.6
萨斯喀彻温省30.131.0新斯科舍省58.256.7
马尼托巴省41.329.1P.E.I.64.755.2
安大略省20.321.6纽芬兰和拉布拉多32.133.3

在这种排队机制下,某些人可以享受极好的医疗服务,但大部分人发现早期癌症几乎就是不可能的。

要等几十周才能见到医生,对慢性病的患者就极为不利。但对急性病的患者就是有利的,他可以通过急诊机制拿到最好的医疗资源。

4、降低服务的质量

在英国加拿大等地,由于历史上的资本积累量高,所以可以征收的税收多,虽然排队情况严重,但质量还能保持一定的水准。

但在穷一点的地方,医疗服务的质量就大幅下降了。

俄罗斯是享受全民免费医疗的地方,但中国东北有大量的俄罗斯人来中国自费就医。

这也是由于总收入预算所限,只能提供低质量服务,否则维持不下去。

比如非洲有些小国实施免费医疗,但全国只有一台呼吸机,你就明白,这种免费医疗的质量有多低。

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免费医疗的国家,统计其国民医疗支出时发现,他们依然有大量的自费支出,原因就是公立免费提供的质量太低了,人们只能在外面去购买医疗服务。

人们平日认为免费医疗的国家,如英国、日本、印度等,2007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分别为18.3%、18.7%、73.8%。

谁在呼吁免费医疗?

第一类人,是那些追求名声能带来利益的知识分子

因为免费医疗被包装上一个同情弱势的标签,因此,只要你鼓吹免费医疗,就容易得到很多不明就里的普通人的夸赞,比如李玲就被称作为有良心的知识分子。

人们基于道德而非基于理性的舆论特点,让知识分子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盈利。

历史上,成功的知识分子们用这招都成就了自己,比如秦晖,李玲,郎咸平,司马南,温铁军等等,每过一段时间,就会有知识分子们以道德感来征服受众,从而收获利益。

这类人他们拿到名声就可以获利,比如,可以晋升,可以讲学,可以当各种上市公司的董事,可以拿科研经费等等;

媒体知识分子可以成为名记,可以拿更多的稿费,可以创办自媒体创造收入;还一些包装成经济学家的人,还可以到处讲学,为企业站台,收益破丰。

他们往往打着反特权的名义。

反对特权医疗,当然是应该的,要怎么反对呢?减税啊,所有的特权医疗不是在花税款吗?

但他们支持免费医疗是在说,人人都应该有特权,人人都应该是官员的待遇。(向特权宣战的办法,应该是取消特权,而不是人人都去谋求和享受特权。)

第二类人:就是民间试图成为君主的普通人

简单来说,追求免费医疗和免费养老、住房,都是因为他们试图获得征税者的地位,因为,如果他们得到了上述服务,他们的就从普通人,成为了一个统治者,他们可以享受政府这个机构征来的税款。

如果是不满自己交的税过多,那应该呼吁减税。但这些人不是呼吁减税,而是在呼吁增税、二次分配,他们试图通过舆论这一手段,将政府变成自己的征税员,从另一群人手里征税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。

人们总把普通人的利益诉求当作弱者来同情,但魔戒告诉我们,任何一个普通人,在权力面前,都抵御不了这种诱惑,都在试图成为君王。

在古代君主制下,君主就是剥夺者,普通民众就是被剥夺者,这是一目了然的,但在现代共和制下,人民主权观念的普及,人人都视自己为君主,即使没有民主投票,一样可以通过舆论方式获得权力。

毛星火,不就是试图通过舆论获得定义汉奸并打击的权力吗?

一个人想要更多的消费,总是受到社会环境、自己能力的限制的,但通过舆论呼吁三免费,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消费,还可以打着服务于弱势的名义,还能在朋友圈得到良心的表扬,何乐而不为呢?

但只要换个场景,你到你的家族群里说,我的医疗费,表弟得出一半,你敢说吗?再换个场景,你家小区,你说我的医疗费得免费,住别墅、住更大房子的人,你们得交钱给我治病,你敢说吗?

但国家这一名词,将受益者与被征税者隔离开,普遍的税收也让人分不清谁是受害者,谁是受益者。

我们可以明明确确地得出一个结论,如果一个人生产得少,却能消费很多,那么,这个消费一定来源于另一个人的损失,就一定有另一个人生产很多,但消费变少。

那些退休老人,就是没有生产,但是政府要投入巨款去养他们。上海的一个退休女人,50岁退休,平均寿命86岁,仅仅她一个人,就要花费数百万的税款来养老和医疗。

谁损失了?不知道。溯源很复杂,甚至,一个人被剥夺了,他还以为自己受益了。

比如,生育险,人人都要交,男人也要交。生过孩子的女人,也要交到退休,谁受益?多生孩子的女人受益了,少生孩子的人受损了。

任何一个人得到所谓的福利,都是来源于抢夺另一人的收入。

第三类人,是崇拜西方的无知者

有一些人认为,只要是欧美国家实践过的制度,那么就是好制度。免费医疗,其实是违背普通人的直觉的,就医不要钱,就要吃饭穿衣不要钱一样,这是历史上的人难以想象的。

但正是欧美国家不少实施了,人们把这个当作文明的象征了。

这种对欧美制度的不加理性分析的盲目崇拜,在中国跨越意识形态,跨越官民,成为了共识。中国在社会福利制度上,特别在医疗制度上,几乎是全面向西方制度学习。

医生规培制度是向法国学习的,医保制度是向欧洲国家学习的,FDA审核制度是向美国学习的,DRG制度是向英国学习的,医生考试制度也是学习于欧美。

至今,很多社科院的专家们,谈到医疗相关数据,比如医生占人数比,人均医疗支出,等都是在与西方国家进行比较。

这种向西方学习的结果,是把西方的医疗管制全面学习过来了。

无数普通人认为,只要欧美实施过的制度就是好的,就应该学习更多一点,甚至要向他们心中最好的欧美国家学习,比如免费医疗更多的北欧国家。

他们没有认知到的是,如果没有这种制度,欧美民众今天的生活水平要比当下要高得多。

他们只是静态地将欧美与中国的现在比较,但欧美工商经济比起中国早发展了几百年,现在却求一CT而不得。

可以说,不管是民间舆论定义中的小粉红,公知,毛左,还是中国高校研究机构、媒体上的知识分子,大都是西方福利制度的粉丝。

少数反对免费医疗的小粉红,他们的意见往往是,中国还不够富,不能搞,现在还早,而不是彻底否认这种计划经济、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模式。

当下热爱李玲、追求免费医疗的人,正是当年公社食堂成立前的人们,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,期待一个永远不需要为吃饭担心的未来。

当然如果免费医疗真的实现,或部分实现,他们和当年这些人的命运是一样的,那就是不仅吃不饱,还有可能饿死。

玛丽兰身体不舒服后,花了两年时间都没能约上家庭医生,而此时她已经罹患癌症。这期间她担忧身体状况,去急诊室看病,但却一次次被赶出门外。而等她终于约上医生,得到的却是3期癌症的诊断书,她被活活的拖到了晚期。

据统计,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一名家庭医生的候诊名单上,现在有55801个人的名字。是的,五万多个处于病痛中的人,同时在苦苦等待一个家庭医生的救治。

你看,加拿大的这个女人,不就被“饿”死了么?

没有人比中国人更了解计划经济、人民食堂、政府分配消费品带来的惨绝人寰的灾难了,但是,受了这么大的罪,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有汲取过教训吗?

他们依然在煽动民众,追求共产主义,追求按需分配!

我的结论

免费医疗是那些想忽悠大众的知识分子们搞出来的,在西方是试图当选贿赂选民的政客搞出来的;

这种计划经济模式,只会带来一个结果,那就是供给越来越少,最终全民的医疗消费整体变低,不过是一部分人变高。

同时,他还将带来越来越高的税收,使得生产力降低。

他也不会让什么全民受益,他只是一部分人抢劫另一部分人的工具。大多数人,最终都是受害者。

因为所有增加的税收,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劳动者收入的降低。你可能增加了一千元的医疗消费,最后损失了一年几千元的收入。但由于几千元的劳动收入的损失是潜在的,而增加一千元的医疗消费是明显的,人们不容易看到看不见的灾难。

如果你知道上海一个普通年轻人,一年要交的医保税超过了一万,那你就明白了,如果要进一步变成免费医疗,他要交一万五,甚至两万。

他们是医疗福利节节上升的受害者、被剥夺者。

不同情那些交高税的年轻人的人,有什么良知吗?不懂时,可能说只是无知。当他清楚地知道年轻人要为老年人支出这么高的医疗税是,还支持这种制度,当然毫无良知!

当然不少中老年人往往不在意,那个辛苦在上海打工每月要交一千块医疗税的人,是我的什么人?我为什么要同情他?我只考虑我老了以后,能得到更多的医疗消费,反正不是我动手抢的。

有人说奥派是社达,错了。

他们才是社达,才是丛林中的抢劫犯,我同情那些一年要交三万多社保支出的年轻打工人,我希望取消社保制度,让这些人的收入增加三千,让年轻人看得到未来。

但无数中老年人铁石心肠,反正不是我的孩子,管他去死!退休金、医疗金,给我涨!给我继续收税!我要当不劳而获的君主!我要用这些钱满世界旅游,天天广场舞,医疗全报销!

他们才是只考虑自己、从不同情纳税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。

说来说去,不过是一群知识分子在煽动民间流氓,试图在这个社会通过政府进行大规模的抢钱罢了!

什么是丛林?当免费医疗,免费养老,免费住房横行的时候,社会就丛林化了,每一个拿到税款超过自己缴付税款的人,都不过是一个抢劫犯罢了!哪怕你就是一个自称为底层的人!

结果也是必然的,那就是重回贫困,然后又改革开放,然后又开始抢,又全民贫困了,然后又改革开放............

那些天天说什么政治轮回的秦晖等知识分子们,他们不知道,就是他们主张福利主义,会导致经济发展一段后,又跑回灾难现场了,然后又来一轮反思,几十年后,又开始作死。

但没办法,轮回已经开始了。


医疗系列文章:

李玲是怎么把政府和民众忽悠瘸的?

谁杀死了李晟医生?

蠢到极点的“医疗不可能三角”

最后推荐购买一本神书,社会科学领域最有价值的一本书,那就是奥派经济学最顶尖的集大成者米塞斯最为重要的一本书,全球奥派必读的一本书,《人的行为》,点击书名可查看详情,服务由京东自营提供。


支持李玲搞免费医疗的人,是一些什么人? (qq.com)

生成海报
支持李玲搞免费医疗的人,是一些什么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