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原创 风灵 2024年08月26日 20:33
说起来你也许不信,主流经济学对各国社会经济产生的最重大影响,不在于其正确之处,而恰恰在于其错误之处。
主流经济学指导经济政策的框架,可以用“市场失败+政府干预”来概括。虽然主流经济学原则上承认市场的有效性,但又预设了一系列不可能实现的苛刻条件,因此,现实中的市场必然远非完美,存在种种问题,那么,政府就可以以经济政策的有形之手来干预,来纠正市场的失败。具体分析参见:市场经济的猪队友:主流新古典经济学
在主流经济学兴起之前,政府虽然也干预市场,但那仅仅被看成是国家意志或权力的任性。主流经济学创造出复杂的经济学理论来为政府行为背书后,政府干预顿时理直气壮,是为了发展经济,是为了社会利益。政府的手也越伸越长,无所不在,大搞准入限制,通货膨胀,福利国家,政府投资,甚至价格管制,等等。连那些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,自由竞争市场也早成了南柯一梦。参见:1.加拿大的住房危机到底有多严重?2.福利政策的弊端岂止是养懒人?
但这完全是颠倒了黑白,能自动纠错的不是政府,而是市场!这也是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为了我们提供的最宝贵洞见!
市场当然绝不是完美的。没有任何人是全知全能的上帝,人与人互动形成的市场必然有许多错误,许多不协调。但支持自由市场的理由,不是因为市场能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”,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无异于乌托邦,而是因为市场有系统性的纠错趋势,能够优化资源的使用(但永远不是最优)。
某种制度要能系统性地自动纠错,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两大条件:
第一是要有对错的标准。这当然不言而喻,如果没有对错的标准,那纠错又何从谈起呢?
市场对错的标准非常简单,就是盈利与否。盈利表明原本低价的东西实现了更高的价值,为社会创造了财富;亏损则显示有了错误,减少了财富。
在市场上,价格为经济主体提供事前的指导。经济主体可根据价格(也包括他对未来价格的预期)来进行经济计算,从而选择那些最有可能盈利的项目。但事前的估计也可能会错误,损益核算则提供事后的评价。完成某项交易后,如果赚到了利润,则证明先前的决策是正确的,如果亏了钱,则需要重新审视,加以改进。
以利润为对错的标准,也就是以是否满足了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为标准。这不能人为操控,也不靠舌灿莲花地辩论,或看谁嗓门大闹得欢,也不能拿情怀拿政治正确当卖点搞道德绑架,而是看你真正做了什么,做对了什么。是不是真正地服务于大众?是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?
相反,政府没有这样的标准。政府的干预可能有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,打着让人眼花缭乱的旗号,比如为了减少失业,为了控制物价,为了发展农业,为了环境保护,等等。首先,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这些目标,以及为这些目标所采取的干预措施,就不能确定是真的有利于社会,还是损害了经济发展;其次,不同的目标之间本身就可能存在冲突,比如,为保护农业而提高关税,会影响工业原料的进口,从而造成工业生产下滑,增加失业。
那么,采取什么经济政策,往往就成了政治上的博弈,即使在民主社会,大众也多被政客们漂亮的说辞所忽悠,支持那些看上去有利实际上有害的错误政策,比如各种管制,各种福利,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。参见:哈里斯的经济纲领:教科书式的完美错误!
第二是要有纠错的激励。如果有对错的标准,却没有纠错的激励,那就像是虽然有正确答案,但考零分也能过关,也不能激发人们努力去改善现状。
在市场上,对错的标准和纠错的激励是统一的,即利润。如果经济主体纠正了市场的错误,也就是能找到原本被低估的资源,卖出更高的价格,那么他同时就会获得利润。纠正的错误越大,获得的利润越高。正是获得利润的可能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,让人们积极主动发挥企业家精神,四处去敏锐地发现市场上的错误,并想法设法尽快将之纠正。
比如,电商发展的初期,淘宝京东等关注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城市中产,而不重视县城及以下的下沉市场。拼多多创办时,就是瞄准了这个错误,把下沉市场做得风生水起,既满足了消费者,也赚到了大量的利润,2023年,拼多多的利润已高达83亿美元。后来,拼多多发现国外电商行业在廉价商品方面还有很大空间,于是出海创办了temu,其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。
相反,政府制定经济政策,不存在固有的纠错激励。主流经济学想象的政府干预,默认决策者大公无私,毫不利己专门利人,只为社会服务,这显然既不符合逻辑,也不符合事实。公共选择理论早就证明了,政府里的决策者,和市场主体一样,关注的主要是自身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。他们即使能纠错,由于自己几乎得不到什么好处,也没有动力去这样做,而服务于利益集团的错误政策往往有不少油水,可设租寻租,中饱私囊。所以,我们常常看到,错误政策一旦出台,很难得到纠正,甚至政府还不惜以各种特权,各种补贴来强化错误,用纳税人的钱来维持那些在经济上早已不可持续的项目。
记得上学时,有一回老师组织我们去当地某执法机构调研。我问执法机构负责人,现在假冒伪劣商品那么多,有没有什么办法呀?负责人非常坦率,直言不讳,他们人手不够,资源有限,虽然知道假货横行,也管不了那么多。
当时还是实体店,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假货都非常猖獗,消费者体验很差。没多久兴起了电商,消费者只能看图下单,岂不更是要被坑死?然而,事情的发展完全相反,执法机构没法解决的问题,电商平台竟很好地解决了。先是退货运费险,七天无理由退货,后来又有平台先垫付退款,退货的流程也越来越方便简化,不再有奔波之苦,现在更兴起了先用后付和退款不退货。以至于有些商家抱怨,对消费者保护过头了,让商家吃亏。如果真的过头了,成了普遍的市场错误,相信也会发展出纠错的方案。
就我自身的经历,只有两三次退货时遇到过麻烦(当然我退货本就很少),联系平台后,都很好地解决了。如果是在实体店时代,那就要做好跑腿扯皮受气的准备,最后还可能不了了之。网上购物这种非即时非见面的交易,却能让消费者不再撞大运,而有可靠的制度保障,这就是市场纠错的力量。
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。所以,市场没有失败,失败的是主流经济学的思想。然而,谬误的流毒已广,真理却不受待见,这不仅是最大的悲哀,也导致了并将继续导致无尽的悲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