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地铁一日新政

  • 广州地铁一日新政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最新

广州地铁一日新政

 陈兴杰 菁城子 2024年12月20日 12:33 

12月9日,广州地铁突然大举加强安检。以往随身携包过检的,只需开包给安检员瞅一眼,就可以了。所有人知道,这只是象征性的,安检员做做样子,不会查得很严。可是当天,安检逐人检查,拿扫描仪反复抹,甚至有搜身捏衣动作——其严格程度,据说快赶上飞机安检。

结果可想而知,各个地铁站口堵得水泄不通,站外大排长龙,有的队伍长达百米。乘客进站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,严重影响出行。很多人在网上骂骂咧咧,舆论关切,传言满天飞。

当天安检为何突然变严?据说是前期安检抽查,被发现存在漏洞,于是要求整改;也有说法称,负责安检的公司受处罚,愤而加大安保力度,不惜引发舆情。后一种说法听起来很阴谋论,但也算言之成理,在网上传播得很广。

不管原因如何,结果都一样:按照严格规矩,乘客受不了,这个城市的地铁在高峰时段,几乎陷于瘫痪。舆论大哗,质疑广州地铁搞什么名堂。重压之下,新政只维持10个小时。当天晚间,广州地铁多个地铁站的安检口都恢复了“正常”。

所谓“正常”,当然是过去那种马马虎虎、不很严格、存在漏洞的安检。安检员假装认真,乘客潦草应付。这也是过去很长时间,全国范围之内,人们见怪不怪,形式主义的地铁安检。这样的“正常”安检,显然才是真正的不正常。

经过广州地铁一日新政,我想,会有更多人关注地铁安检话题。有几个点很值得聊。第一个话题,当前各城市地铁安检,在防范极端犯罪方面,意义有多大呢?

一个想报复社会的歹徒,执意想带刀枪武器进地铁站,他身穿大衣,或武器藏进手提包,就可以了。疏如渔网的安检制度,想拦住处心积虑的歹徒,几乎办不到。有人说地铁安检只防好人,不防坏人,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抱怨。

当然,不排除有歹徒受到震慑,选择绕路而行。不过,只要他想报复社会,别处也能作案,人流密集的场合很多。很多人都有感受,早晚人流高峰时期,由于地铁安检,通行效率降低,站外排队拥堵。歹徒想犯案,根本不需要挤进地铁站。

第二个话题,当前城市地铁安检投入,是否考虑到成本问题。2023年,媒体发布了2022年北京地铁的财务分析报告,发现大约有十分之一约16.4亿的开支,被用于安检费用。包括安检员工资和设备。当然,这只是可见成本。其间的通行效率降低和时间损失,则难以计算。

当前国内地铁出入口约19000个,按每个地铁口每班组3人三班倒计算(实际数量远远不止,例如北京多数地铁口的安检班组,都是五六人起),再加上轮休、培训和管理,国内地铁安检员的数量约有20万人。他们领工资交社保,仪器设备等费用加起来,每年成本可能在200亿以上。这些数据或是公开,或是保守估计,实际情况只多不少。

花费如此巨大,每年地铁检出危险物品的概率是多少呢?有一组数据可作参考。2019年7月,北京地铁公布数据称,自2008年开展安检以来(国内地铁安检并非从来就有,而是始于并不遥远的2008年),北京地铁共安检人员149.7亿余人次,安检物品137.7亿余件次,查获禁带物品216.6万余件。看似绝对数量不少,实际检出率不足万分之二。

被检出的违禁物,有子弹、无火药自制模拟爆炸装置、手铐、弹簧刀、弩、酒精、农药等。这些东西对地铁和乘客的威胁,是否迫切到每年投入数十亿元,人人过机安检?当然,如果有人非要说,地铁安全不能算账,不应考虑成本问题,那当我没说。

我不是说地铁站内不需要工作人员。地铁站内要有售票、引导、安保和保洁人员,他们或有分工,或是综合服务。至于每个出入站口,是否需要安排几人专门安检呢?这要考虑到成本和效率问题。

当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城市地铁,都是亏损运营。北京地铁每年客运量30多亿人次,然而年年亏损,最多达200多亿。安检方面无谓的低效浪费,只是一个小小缩影。

而我更关心的是,这些年轻的安检人员,他们能做的事很多,无论进到工厂打工,送外卖和快递,还是在餐馆当服务生,都强似每天杵在那里,被老百姓吐槽“稻草人”。在我看来,无意义工作对人生命的消耗,无异于谋杀。


广州地铁一日新政

广州地铁一日新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