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在建议生娃发补贴?你知道现在补贴多少吗?

  • 还在建议生娃发补贴?你知道现在补贴多少吗?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最新

还在建议生娃发补贴?你知道现在补贴多少吗?

古原 古老板的老巢 2024年12月31日 13:19

又看到各种建议生娃发补贴的帖子了。

这一群人,根本不明白,在中国生娃现在可以拿到多少补贴,我告诉你,在一些城市,生娃的补贴,高达百万以上。

我给你看一个上海市政府公布的信息:

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财政局关于2022年上海市各区教育经费执行统计情况的通告

2022年,各区高中在校学生人均实际支出63,442.88元,较上年增长2.62%,增长较快的为奉贤区(8.60%)、崇明区(5.79%)和金山区(5.76%)3个区(见附件2)。

2022年,各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人均实际支出59,187.41元,较上年增长5.44%,增长较快的为嘉定区(22.24%)、虹口区(19.38%)和浦东新区(11.46%)3个区(见附件3)。

2022年,各区初中在校学生人均实际支出51,496.63元,较上年增长3.38%,增长较快的为浦东新区(9.45%)、崇明区(6.17%)和松江区(5.44%)3个区(见附件4)。

2022年,各区小学在校学生人均实际支出36,824.24元,较上年增长6.18%,增长较快的为崇明区(13.67%)、浦东新区(13.61%)和虹口区(10.51%)3个区(见附件5)。

2022年,各区幼儿园在园幼儿人均实际支出42,946.49元,较上年增长10.00%,增长较快的为虹口区(20.79%)、浦东新区(16.94%)和黄浦区(16.62%)3个区(见附件6)。

我来算一算吧。

教育阶段时长(年)2022年人均实际支出(元)总支出(元)
幼儿园342,946.4942946.49×3=128839.47
小学636,824.2436824.24×6=220945.44
初中351,496.6351496.63×3=154489.89
高中363,442.8863442.88×3=190328.64

总额=128839.47+220945.44+154489.89+190328.64=694603.44(元)

你看看,光是在上海生育一个娃,上到高中,就能拿到69万的财政经费补贴。

如果再上个大学呢?

“双一流”高校2023年生均决算经费:(表格由AI提取生成,原图见文末原文)

序号学校名称省市生均决算经费(万元)
1清华大学北京市67.89
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62.76
3北京大学北京市53.55
4浙江大学浙江省46.36
5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45.89
6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市43.56
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43.07
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40.38
9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39.97
10同济大学上海市37.88
11复旦大学上海市34.55
12东南大学江苏省34.48
13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33.99
14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32.04
15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31.55
16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27.98
17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27.75
18厦门大学福建省26.66
19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26.64
20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26.25
21武汉大学湖北省25.49
2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25.37
23中山大学广东省25.23
24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24.21
25南京大学江苏省24.05
26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23.84
27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23.65
28天津大学天津市23.58
29湖南大学湖南省23.52
30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23.46
3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22.62
3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2.46
3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22.04
34云南大学云南省21.91
35山东大学山东省21.67
36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21.26
37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21.20
38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20.78
39兰州大学甘肃省20.25
4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19.94
4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19.18
42西南大学重庆市18.81
43外交学院北京市18.73
44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18.66
45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18.04
46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北京市17.97
47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17.50
48中南大学湖南省17.46
49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山东省17.44
50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17.41
51南开大学天津市16.97
52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北京市16.86
53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16.75
54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16.70
55重庆大学重庆市16.53
56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16.39
57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16.22
58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16.22
59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16.12
60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16.04
61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15.93
62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15.34
63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15.33
64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15.33
65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15.11
66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湖北省14.97
67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14.80
68暨南大学广东省14.79
69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市14.67
70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14.66
71吉林大学吉林省14.65
72东华大学上海市14.34
73苏州大学江苏省14.14
74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13.96
7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13.88
76江南大学江苏省13.79
77宁波大学浙江省13.55
78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13.49
79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13.41
80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北京市13.31
8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12.97
82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12.94
83东北大学辽宁省12.78
84长安大学陕西省12.57
85河海大学江苏省11.55
86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11.44
87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11.42
88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11.08
89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11.05
90海南大学海南省11.04
91山东大学山东省10.94
9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10.89
93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10.88
94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10.72
95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10.72
96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10.67
97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10.55
98西北大学陕西省10.53
99西南大学重庆市10.17
100安徽大学安徽省10.17
101河南大学河南省9.84
10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9.45
103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9.42
104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9.32
105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9.13
106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8.95
107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8.95
108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8.95
109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8.73
11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8.72
111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8.65
112贵州大学贵州省8.29
113青海大学青海省8.17
114南昌大学江西省8.15
115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.97
116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7.97
117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7.79
11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7.78
119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7.70
120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7.31
121福州大学福建省6.92
122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6.78
123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6.58
124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6.52
125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6.27
126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6.20
12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6.05
128辽宁大学辽宁省5.87
129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5.38
130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5.38
131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5.13
132延边大学吉林省4.96
133湘潭大学湖南省4.43

如果你能上985,生均决算一年大概为20万左右,四年下来,就得拿80万补贴,如果读个研,一百万跑不了。

如果你只能上个211,平均5-10万一年的补贴,四年大学,20-40万的补贴也跑不掉。

当然更为普通的学校,大概就只有两万左右的生均决算了,四年大学补贴大约为八万左右。

如果生两个娃,都能上个不错的大学,妥妥200万入手。

有人说,这是上海呀,上海财政有钱,补贴这么多。但是补贴这么多有用吗?

数据显示,上海全市总和生育率仅为0.6,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.3,甚至刷新了世界最低生育率纪录。

你说上海中产们不生,还因为家里负担重,有老人要赡养?错了。

老人们也有财政补贴,上海大量的女人50岁就可以退休了,上海女人平均寿命达到了86岁,可以领三十六年的退休工资和医疗补贴,这也上百万的补贴。

你看到没有,没用,发这么多福利,搞这么多补贴,也不能让上海人生。

不仅不生,反而是出生率节节下降。

而这个出生率下降,就是随着各种福利增长而不断下降的。

福利制度、补贴制度本身,就是高效的避孕药!

全世界,哪个高福利制度的国家生育率节节上升过呢?

难道韩国人的福利制度不如中国吗?难道台湾的福利制度不如大陆吗?难道日本人的福利制度会不如中国吗?

这三个地方的生育率不也是全球最低的么?

希望通过补贴和福利来解决生育问题,这是完全错误的方式,并且,是南辕北辙。

一个人需要子女,那可能是因为他老了需要人照顾,他需要将子女当作储蓄,如果你老了有高额的退休金,有高额的医疗补贴,子女作为储蓄的意义都在失去了,为什么要生呢?

这不是最为简单的道理么?

同时,有了义务教育经费补贴体系,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进一步提升了,既然义务教育节省了巨额的教育经费,那中产阶级就开始对子女的教育结果有更高的期望值,送到国外去,争取做一个精英。

期望值越高,越不愿意多生。因为有限的教育经费,不能用于多个子女身上。

一部分期望值提高,是因为父母本身的收入提高带来的,另一部分的期望值提高,则是巨额的经费补贴带来的。

如果没有这么高的经费补贴,中国的好大学也收个十万、二十万一年的学费,那很多家长不会产生出国留学的想法的。

生育率下降,主因还是社会变得更富裕了。

但是福利制度不是缓解,而是加剧了这种生育率的下降速度。

老龄化的程度,也与中国城市里的福利制度突飞猛进有关。

在大量的年轻人的钱通过医保制度转移到老年人身上后,老年人的寿命提高,也是一个非正常的水平。

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,老年人的医疗条件越好,寿命越长,需要更多的退休金和医疗补贴,从而让年轻人的收入更低。

而年轻人的收入降低,让年轻人更难以结婚,更不敢生育。

要想人口出生率正常,就不要做任何干预。

人口本来不是问题,生多生少都是可以的,只要是人们的自愿选择。

世界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


还在建议生娃发补贴?你知道现在补贴多少吗?

还在建议生娃发补贴?你知道现在补贴多少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