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原创 古老板 2024年12月31日 19:43
观察中国的现实,我更喜欢用观念的角度来观察。
所有的历史事实,不过是一个结果,是人们行动的结果,而所有人的行动,就是不同人观念的产物。
这个世界上人们的观念,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。
你今天看到的所有的观念之争,都在历史上争论过无数遍。理论大师们,早就对每一种思想的来源进行过无数的争论。
即使你没有听过这些理论大师的名字,但他们的观念随着被知识分子接受,然后被媒体传播,最后只言片语到了你脑子里。
往往影响一个时代的,就是那些站在风口浪尖的舆论领袖们。
但在2024年,我们来到了一个新时代,那就是舆论领袖几乎是消失了。
针对农夫山泉老板的网暴,是一个无人发动,自发形成的一种舆论攻击,甚至找不到攻击的源头在哪里。
舆论完全下沉了,不再是精英们的舞台。
随便一个人,都可以拿起一个手机,叭叭地讲一段话,然后发出去。
很多普通人甚至因此收获几十上百万赞。
罗胖,这个当年的知识精英的代表,在各视频平台上的点击量少得可怜了。甚至没有人关心,他是谁。
专家这个词,也不再是一个正面的词汇。
不管他头衔多么高大上,该怼还得怼!没有人再把那些头衔当一回事。
李玲得到的赞赏和批评一样多,不分伯仲。
每一个小红心,都代表着一次流量推荐,他将更接地气、更朴素直白的普通人的声音传向四面八方。
评论区中,肉眼可见的杀气。互道SB,成为了常态。
没错,我们来到了一个全球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时代,那就是平民媒体时代。
同时,以我对各国自媒体产业的观察,中国的自媒体产业的发达程度为全球之冠。
在古代历史中,平民们连看个官方公告,都需要找认字的人念一下,在舆论中自然没有任何影响力。
在欧洲古代史中,神父们掌握着文字和理论。
在近现代社会,报纸、电视带来了专家的权威性,和主编们的社论。
但是,全世界传统媒体都凋零。
拜登一边打击TikTok,但在竞选时,毫不犹豫地开帐号,吸粉丝,要点赞。
今年美国大选中,各政党集会中,传统媒体的记者们被扔在角落,短视频网红成为政客们讨好的对象。
虽然这个网红可能对政治完全不了解。
但是,那些报社的主笔、记者们,早已没有人读他们的文字,没有人听他们的电视评论了。
在美国,一样没有哪个专家学者,成为知名的权威人士。
取而代之的是脱口秀演员和网红。
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,虽然大师们依然是所有争论中的幕后理论支持者,但是,权威彻底消失了。
你的信息源,不再来源于电视、来源于报纸。
大部分普通人的信息源,甚至不来源于文章和网页,而来源于视频。
抖音上的搜索量,早已超过了百度。
而新媒体的交互性,甚至让评论区的内容精彩程度大于新媒体内容本身。
长逻辑链条的内容,越来越难以传播。
光是长的内容,就不容易被接受。
所有的内容产品,都在短视频化,都在快餐化。
有人痛骂短视频,认为这是精神鸦片,他们搞错了。短视频媒体的发达,是把原来从来不看文章的人,不参与舆论的人,搞上了舆论的舞台。
哪怕一个大妈,不会打字,也能用点赞表达态度。
抛开内容的属性不谈,内容如此丰富的时代,必然挤压所有的其他内容,因为追求流量,追求爆款,成为了所有自媒体作者的内在驱动力,每一个新人,都在试图将原有大V的读者抢光。
有人说,形成了信息茧房,我也不同意。
大多数观念性的内容,人们喜欢抱团取暖罢了。
人们常用取关来对待一个观点,是他们见不到新的观点吗?当然不是,我这个号天天有人加入,天天有人取关。
自我封闭,不是流量机制的问题,是人们的自主选择。
然而,年轻人不会如此,大多数刚出校门的年轻人,没有坚定的某种观点,他们会好奇,会想了解新知,不会轻易地决定自己的喜好。
但中老年人坚决要取决各种他们认定的SB自媒体,包括我在内。
看一眼,都认为侮辱了自己的智商。
最好不要在我眼前出现。因为不爽。因为所有的观念冲突背后,都对应着自我否定。
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,一切过往的历史经验,都没用。
因为人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时代。
短视频社交媒体,甚至直接将哈以冲突的国际舆论给反转了,逼得拜登政府被迫调整对这场战争的态度。
而新生代的国际政治人物,米莱,川普,主要的舆论阵地,全是社交媒体了,因为更为直接。
世界已变,2025,这一趋势只会更加明显。
不管是商业,还是观念变迁,都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。
没有人知道,世界这艘大船,将漂向何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