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原创 风灵 2025年01月07日 12:09
特鲁多终于辞职了!1月6日,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辞去自由党领袖,但在选出新领袖之前,仍将继续担任总理。
可以说,这是特鲁多上任以来,对加拿大做的唯一有益的事。而促成这一“贡献”的最大功臣,自然非美国当选总统川普莫属。
川普曾多次威胁,要对加拿大征收25%的关税。这将对加拿大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影响。为此,特鲁多11月29日突访海湖庄园,面见川普求情。然而,川普却以戏谑的语气提出,如果加拿大经济要依赖对美贸易顺差生存,不如直接成为美国的“第51个州”。这番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乍一看,这似乎又是特不靠谱的表现,但却令特鲁多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。加拿大的经济状况如何,他心知肚明,要是有办法可想,他也不会走这一趟。此时当然也不能拍案而起,拂袖而去,还得陪着笑脸打哈哈,听任川普将其称为“州长”。但即使这样,川普也没松口放弃加收关税。特鲁多回国后面临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保守党不用说,当然要抓住机会,猛烈抨击特鲁多丧权辱国的软弱。保守党领袖皮埃尔·波利耶夫多次旗帜鲜明地表示,加拿大是主权国家,绝不会沦为美国的一个州,并强调“加拿大优先”的立场。这一强硬表态赢得了不少民众支持。
而川普自然是“宜将剩勇追穷寇”,有事没事就煞有介事地把“第51州”“州长”挂在嘴上说,敲打特鲁多。不管他是不是真的这么想,客观上就是不断为加拿大保守派输送弹药。
自由党内部也来了个矛盾大爆发,高潮就是特鲁多多年来的亲密战友,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方慧兰因政策分歧辞职。方慧兰明确表示,她建议特鲁多要保留足够的政府储备,为美国可能的25%的关税做准备,但特鲁多却听不进去,因此她不得不辞职。方慧兰的辞职导致加拿大政局动荡,特鲁多不得不在短期内更换了约三分之一的内阁成员。而自由党呼吁他辞职的声音也越来越高。
所以,特鲁多虽然厚着脸皮挺过了议会一轮又一轮的不信任投票,但他也很清楚地认识到:“如果面临内部斗争,我不会是胜出的那一个。”今日终于接受现实,黯然辞职。
川普还未正式上台,仅凭三言两语,就将特鲁多逼到辞职,颇有诸葛亮骂死王朗之风,可谓是极限施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。但究其根本,不是川普太厉害,而是加拿大的经济太糟糕,而这都是拜特鲁多的败家政策所赐。
加拿大前几年通货膨胀高涨,比如鸡蛋从疫情前不到1加元一打涨到了5加元1打,其他食品杂货等基本也是翻倍地涨。最严重的当然就是住房危机了。参见:加拿大的住房危机到底有多严重?
现在通胀虽然降下来了,但经济又陷入了停滞。预计2024年的GDP增长将仅有1.2-1.3%。更糟糕的是,据菲沙研究所数据,从2019年到2023年,加拿大人均GDP从59,905美元下降到58,111美元,累计下降约3%。物价涨了,而人均GDP却跌了,表明近年来加拿大人的生活水平在持续降低。
经济不好,社会治安也不断恶化。加拿大的犯罪率和犯罪严重程度指数在过去几年中呈明显上升趋势,特别是在暴力犯罪和凶杀案件方面,达到了多年来的最高水平。菲沙研究所的研究显示,从2014年到2022年,加拿大的暴力犯罪率上升了43.8%,达到每10万人434.1起,现已超过美国同期的每10万人380.7起。尽管加拿大的凶杀率仍低于美国,但在同一时期内,加拿大的凶杀率上升了53.4%,从每10万人1.5起增至2.3起。
保守党领袖波利耶夫讲了个故事。他在加拿大国内旅行时,有次在一家餐厅,一位50多岁快60的女服务员走过来对他说:“你一定要赢下选举!”波利耶夫照惯例感谢她的支持。女服务员却说:“这不仅是支持,你如果赢不了,我简直没法生活了。”这位服务员单身一人,也没有子女。即使如此,她也要打三份工来维持生计,一份全职工作,两份兼职工作,后来她觉得太辛苦了,就辞去了两份兼职工作,并且削减了所有能削减的开支,只靠一份全职工作度日。但有天早上,她起床后往窗外一看,发现停在车道上的汽车被偷走了,而保险并不能覆盖损失,为了买车,她只好又出来当兼职服务员。波利耶夫说,加拿大有钱的人(大约20%)都在想着离开,而没钱的人,在特鲁多治下,无处可去,也无法可想。
米塞斯曾经以瑞士为例,说明经济政策的重要性。“在欧洲的中部有个小国,瑞士,天生资源贫乏。没有煤矿,没有矿产,也没有自然资源。但是该国的人民一两百年以来一直奉行资本主义政策。他们已发展成了欧洲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,而且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。”而像加拿大这样的国家,国土面积近1000万平方公里,自然资源极其丰富,有先进的工业基础,又有美国的庞大市场,简直是得天独厚,居然能搞到这么差,特鲁多是怎么甩锅也甩不掉的。
小土豆的败家政策包括但不限于:
1、大幅增加政府支出。特鲁多试图以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,然而,这些支出往往效率低下,未能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,反而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。2023-2024财年,加拿大联邦政府的赤字已达到了破天荒的619亿加元,比此前预测的401亿加元多了50%以上!过度的财政支出也增加了国家债务负担。根据加拿大财政部的数据,截至2024年,加拿大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已超过41.9%。
2、天怨人怒的碳税。特鲁多政府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由引入并逐步提高碳税,从2019年的每吨20加元增长到2024年的80加元,并计划到2030年达到170加元。碳税直接增加了能源和运输成本,这不仅提高了企业运营成本,还推高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。而征收碳税,加拿大也是北美独一家。
3、货币超发。为了应对疫情和经济衰退,加拿大央行在特鲁多政府的支持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,包括多次降息和大规模购买政府债券。过度的货币供给削弱了加元购买力,加剧通货膨胀。特别是推高资产价格,房地产市场表现最为突出,房价持续上涨导致许多年轻人和中低收入家庭难以负担。比如,多伦多与临近的美国芝加哥相比,房价高50%,而人均收入却低50%;温哥华与西雅图也存在类似情况。此外,货币超发还削弱了加元购买力,加剧通货膨胀。
4、过度管制。特鲁多政府推行了一系列以“公平”“可持续发展”为核心的政策,但这些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了繁琐的行政程序和监管壁垒。比如各种建筑许可、环保审查、劳工法规等管制措施,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和时间成本。根据《加拿大商会》2023年的报告,企业在履行合规义务上的平均成本增长了15%。管制政策明显降低了生产效率,特别是拉开了与美国的差距。美国人平均每小时创造的GDP为80刀,而加拿大人只有50%。这让加拿大在竞争中处于劣势,一些外国投资者因此转向美国和其他更具吸引力的市场,导致外资流入减少,国内投资萎缩。
据最新的民意调查,自由党和特鲁多的支持率仅有20%,而保守党的支持率高达42%,不出意外的话,有加拿大川普之称的保守党领袖波利耶夫将成为下一任总理,他承诺减少税收、放松管制和优化政府预算,以恢复加拿大经济的活力。
特鲁多的辞职标志着加拿大政治的重大转折。也再一次表明,再发达的国家,也经不起激进左派的折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