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火之下,市场从未失灵

  • 大火之下,市场从未失灵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最新

大火之下,市场从未失灵

 张是之 奥派经济学 2025年01月16日 23:29 

1、私人消防立大功

加州大火还在继续,很多文章都介绍了,这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。

而且大火之下,市场从未失灵,而且事关保险公司的巨大利益,甚至是生死存亡,所以他们对山火的风险非常关注,反应也很灵敏,很早就做出了研判。

他们知道山火的风险在增加,如果继续接受保险,那么必然会亏本甚至是破产倒闭。

所以他们采取的措施,要么是撤出加州拒绝提供保险服务,要么是大幅提高保费。

这就是来自市场的及时反馈,风险直接反馈在价格上。

这些都发生在火灾之前,保险公司已经做出了很多预警。而即便是火灾发生之后,也仍然有人通过市场保住了自己的家园。

这几天洛杉矶有超级富豪就请了私人消防队来灭火,在火灾中保住了自己的大型商超。

从现场视频来看,周边的建筑物几乎全部被烧毁,但该购物中心并没有受到严重损坏,外立面看起来都比较干净,肯定是没有过火。

私人消防队的救火效果毫无疑问是成功的,不过据说这个救火费用不便宜,一天的花费就在几千到几万美元。

别看都是富人区,但也不是所有人能扛得住这个成本的,今年这个是一个亿万富豪请来的。

很多人认为这是“特权灭火”,是严重的不公平,所以他们很愤怒。

但这种服务并不是今年才有的,比如2018年的洛杉矶大火中,有些明星比如金·卡戴珊等人就忽视撤离命令,选择了私人消防公司来拯救自己的豪宅,并且成功免遭大火吞噬。

之所以引起公愤,很多人觉得凭什么洛杉矶市的消防栓都缺水了,而你服人却能动用私人消防队来保护自己的财产?

言外之意就是,公家都缺水了,凭什么你私人还能有这么多水?于是他们把问题引向了,这些私人消防损害了民众的公众利益。

2、富贵险中求

实际上,这些市场化的私人消防公司,并不负责扑灭山火,而是尽可能通过安装喷水设备、防火布、防火胶等设施,保护靠近山林的豪宅不被大火吞噬。

私人消防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基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消防服务,有些公司随叫随到。

即便是大火烧到跟前了,他们也会“逆火而行”,想方设法保护雇主的财产。

加州频发的山火,使得对私人消防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,也给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。

雇佣两名民间消防员和小型消防车的费用每天约为3000美元,当然相比于他们保住的财产,这个费用肯定是值得的,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受得起这个费用。

成立于2014年的“Covered 6”,就是一家位于加州洛杉矶的私人安保公司,现在就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消防服务。

加州山火日益严重,而政府消防资源又不足,所以该公司迅速崛起并受到富人的青睐。

正所谓富贵险中求,有需求就会有供给,这类公司其实在本质上,还是挖掘了消费者的迫切需求,并且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。

3、现代消防诞生于市场

Covered 6这类高端私人消防公司的服务引来了很多争议,这些公司主要服务于富人客户,引发了社会不平等的批评。

一些人认为,这种做法可能分散了公共消防资源,使得只有富人才能获得更好的保护,而普通民众无法获得必要的保护。

但是很明显,这些公司的存在,只是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可选项,让深陷火灾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。

他们增加了消防供给,实际上给人们带来了边际上的改善。

如果这类私人消防公司没有出现,情况只会更差而不是更好。

所以对于它们的指责,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。

而且这些美国人很可能不知道,现代消防服务本来就是从市场中诞生的。

1666年的伦敦大火,当时没有消防队、消防水带和防护服,仅依靠皮桶运水灭火。这场大火摧毁了大部分城市,使10万人无家可归。

1667年,医生尼古拉斯·巴本(Nicholas Barbon)抓住商机,成立了现代意义上第一家火灾保险公司——火灾办公室(Fire Office),并为购买保险的客户组建了专属消防队。

这是现代火灾保险服务业开端的标志,消防服务跟保险一开始就紧密相连。

火灾保险公司成立后,只要你购买火灾保险,它们不仅仅是在火灾后提供经济补偿,还推动了消防服务的发展。

保险公司为了减少赔付风险,开始建立自己的消防队,以保护投保人的财产,还帮助他们检查消除火灾隐患。

凡是购买他们火灾保险服务客户房屋会挂上带有保险编号的牌子,以便消防队识别灭火对象。后来其他保险公司也相继成立,均采用牌子系统,无牌子或牌子不符的建筑将不被灭火。

这个做法跟今天加州大火之下私人消防公司的做法是一样,缴费就帮你解决困境,不缴费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帮助和保护。

三百多年前就出现的市场化行为,到今天在号称市场经济国家的美国,竟然还在被认为是公平问题,足以窥见,当地美国人对市场和历史的认识多么匮乏。

所以大火之下,市场从未失灵。

三百多年前,现代消防和火灾保险诞生于市场。三百多年后的今天,这个模式依然在运行。

只不过不幸的是,在美国政府错误的环保观念和市场观念的误导下,市场化的消防和保险空间越来越小,所以人们才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代价。

当这些代价或费用高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时候,他们反而又把责任归咎于提供服务的私人公司。

那句话,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对于那些反对私人消防服务的美国人来说,他们并不无辜。


大火之下,市场从未失灵

大火之下,市场从未失灵